狗狗血蛋白高怎么回事?
1、球蛋白(Globulin)是血清中除清蛋白以外的全部蛋白质成分,分为α1、α2、β、γ和µ五类,其中以γ-球蛋白含量最多,且主要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分子量较大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脑脊液;而µ-球蛋白则主要存在于血液和尿液中。 由于各种原因使血清中清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清中球蛋白相对增高,导致球蛋白与清蛋白的比例升高;反之,当清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值或血清中其他蛋白质(如白蛋白)明显增多时,也可引起总蛋白浓度的升高。因此,临床上有时可根据血液中球蛋白/白蛋白的比值来间接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的转归情况。
2、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变化:新生儿清蛋白浓度低于成人,但球蛋白却显著高于成年人,这是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强的原因之一。机体受到严重感染等因素刺激时可出现“假性低蛋白血症”现象,主要是由于体内迅速产生较多免疫球蛋白所致,此时血清Ig浓度可高达5~6g/L以上,甚至超过8g/L并持续数周之久,此种变化为免疫应答的正常反应,待感染被控制后,此异常变化可逐渐恢复正常。
②病理性变化:各种急慢性肝病引起的肝功能障碍均可导致肝脏合成清蛋白的能力下降而出现血清清蛋白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低蛋白血症”( Hypoproteinemia)。慢性肾脏疾病等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也是引起低分子蛋白尿的因素之一;肿瘤消耗过多亦可造成营养不良状态而引起低蛋白血症的发生。另外,肝硬化晚期患者的白蛋白减少的同时常伴有γ-球蛋白的异常增高,这种球蛋白比例倒置的现象称之为“肝硬化综合征”( Cirrhotic Syndrome),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肝功能受损,免疫调节障碍以及门静脉高压症有关。 白 /球比例倒置在肾病综合征病人中十分常见,尤其在微小病变型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更易出现,此类病人预后较差,易于复发。若病人反复多次使用激素治疗可使白球蛋白比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之内;然而激素抵抗的病人往往具有较为显著的球蛋白增高现象,此类病人的预后一般均较差,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需要联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在某些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的急性期亦可有白球比例倒置的现象存在,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清白蛋白水平可逐步恢复到接近正常状态的水平。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亦可在慢性进展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并伴有白细胞计数减少等现象;此时的白球比例可呈现明显的倒置倾向。 多发性骨髓瘤病人也可表现为明显的白球比例倒置,同时血清中还常有异常增高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诊断本病的有效依据之一。
3、注意事项 当患者因肝功能损害等原因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清中清蛋白浓度的动态改变过程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综合分析判断,从而有助于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如果发现上述检查结果有所异常,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确诊,以便于对症施治及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