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鱼易得什么病?

盛瑾盛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水霉病(白毛病) 病因:由水中的真菌寄生所致,菌丝呈白色,在水中自由飘动或附着在水族箱壁、水草上,当鱼类体表受伤后,菌丝侵入体内繁殖引起疾病。 症状:患部表皮组织出现白色结节并迅速扩大,形成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白膜,严重感染时白膜覆盖整个体表,使鱼体变形,表面粗糙,皮肤破损,鳞片脱落;后期在白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并逐渐扩大融合,严重时皮肤发生糜烂,肌肉裸露,刺激神经反射,使鱼体运动失调,甚至昏迷,严重者死亡。 防治方法 :及时更换新水,调节水温至25℃左右,并维持稳定。采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1000的新洁尔灭液浸洗鱼体10分钟,然后打开水族箱侧灯,照射5分钟左右;用红汞液涂抹患处也可达到治疗目的。对已感染的鱼只应及时隔离,加强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对于死亡或无法治愈的病鱼应及时处理,以防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鱼。

二、细菌性肠炎 病因:主要为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伴有寄生虫感染。 症状:病鱼的肠道呈红色或褐色,局部有出血发炎现象,肠道内充满灰色粘液状粪便。初期病鱼食欲正常,随着病情发展,病鱼因胃肠道受损,厌食或拒食,全身虚弱,游泳不安,直至死亡。此病常见于夏季,气温较高而水族箱密封不严、投喂腐败变质饵料时极易造成感染。 防治方法 :彻底清洗胃肠道,停止喂食,改用富营养易消化饵料投药。每天喂1次,每次少量,连续5天。同时,可用1%的盐水浸泡鱼体半分钟,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分钟,每隔6小时一次,连续2~3次。 对于病情较轻的鱼可投放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三、竖鳞病(也叫水霉菌病) 病因:由水霉菌寄生所致。病鱼体表可见密集的白色点状病灶,病灶中心为乳白色,周围颜色较深,形状似爆米花,故又称“爆米花”病。 症状:病鱼体表粘液增多,行动迟缓,若不进行处理,病情加重,体表斑点迅速蔓延,严重时身体各器官均被霉菌感染,从而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同水霉病。应注意保证水族箱的密封,减少与水外界的联系,防止水霉及其他病原菌入侵。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注意营养均衡,都能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干璐芳干璐芳优质答主

红龙鱼得病几率非常高,水质等任何一个条件没有达到要求就有可能生病,而且红龙鱼生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常见疾病有:1、水霉病 2、白化病 3、肠炎病 4、竖鳞病。

1、水霉病

水霉病是红龙鱼非常容易得的一种病,这种病通常在春、秋、冬这三个月非常容易发生,发病原因是水体脏浊,鱼体受伤等原因造成的。

处理方法:将患有水霉病的红龙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十分钟,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彻底的清洗鱼缸,之后注入暴晒的水,将健康的红龙鱼放回鱼缸饲养。

2、白化病

白化病发病的原因,通常是因为水质恶化,食物营养不均衡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病症。

处理方法:将患病的红龙鱼放在水质优良,饲养密度适中,光照充足的水体中,并投喂优质的饲料,有可能会自行恢复。

3、肠炎病

肠炎病是由于红龙鱼吃生猛的饲料,结果被细菌感染引起的,患病初期拉白色粘液状的便便,中期拉红色粘液状的便便,后期完全拉血。

处理方法:购买肠炎宁内服,外用强氯精消毒。也可以用穿心莲、泻利停投喂,用氯制剂消毒。

4、竖鳞病

出现竖鳞病是因为饲养环境的水温突然变化或者饲养的水体恶化,导致红龙鱼的鳞片竖立,严重的时候鳞片像松球一样张开。

处理方法:用淡苏打水浸泡病鱼20分钟,将病鱼捞出后用食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换注水,病鱼痊愈后放入种鱼缸。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